汉鼎余烟

第九十一章 夏口(2 / 2)

双方互相致以祝愿,冯熙又饮了几杯,便向雷远道别。

从者们早就收拾了行囊,冯熙驻着竹杖,沿着山麓下坡,往南面的一处港湾去。

港湾间簌簌摆动的芦苇荡里,有几艘轻舟相侯。待得冯熙和仆从、护卫等陆续登船,水手们便解缆放舟,船只在江面上顺水而下,势若奔马,顷刻间就远离了沔口。冯熙站在船尾回望,起初还可以见到雷远等人都在鲁山上挥手致意,渐渐的便看不清了。

冯熙是颍川名族之后、讨虏将军幕府中的得力僚属,素来都颇以才干自矜的,因此这样的礼遇并未让他产生特别的感受。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反复萦绕着此番在灊山中的所见所闻,这次失败的经历让他深感愧疚。他怔怔地想了半晌,叹了口气。

大江宽阔,轻舟在起伏的浪涛中前进,只觉四面浩浩渺渺。江面的大风把水雾吹得溅起,落在冯熙的身上,使他打了个激灵。身边的从者连忙捧来长袍,冯熙摇了摇头,转身往船舱中去。

这样的轻舟是东吴水师用来传递讯息的制式船舶,冯熙公务往来时乘得多了,闭着眼睛都能知道舱内的大概布置,可这会儿推开舱门,眼前的情形却让他猛然一怔。

舱门处有帷幄低垂,两枚雕镂精美的铜制熏球带着长长的流苏,随着波浪起伏与帷幄一起晃动着,散发出袅袅轻烟。拨开帷幄向内几步,原来轻舟还是寻常的轻舟,只是打扫的极其洁净,哪怕犄角旮旯之处也被擦得光亮如新,露出木料的本色;舱内一应琐碎的用具都被弃去,唯设一案、一几和竹席两幅,还有几枚错金席镇随意搁置着,此外别无他物。面对着冯熙的那幅坐席上,正端坐着一名宽袍博带、身披柔软大氅的俊秀年轻人。

再仔细看去,这人其实也不年轻了,眉眼鬓角颇有风霜之色;面容也有些黯淡,像是久病未愈的样子。但他背脊依旧挺拔,而眼眸里带着光,带着年轻人特有那种精力旺盛而跃跃欲试的逼人锐气,带着将一切都置于掌中的强烈自信。

这人眼看冯熙手扶着帷幄,愣愣地瞪着自己,不禁笑了起来,和气地招呼道:“子柔,许久不见你。路上辛苦了!”

冯熙连忙快步趋前,行礼如仪:“冯熙参见周都督。”

这人正是赤壁战时与程普并为左右都督的东吴肱股之将,时人以“周郎”称之的偏将军、南郡太守周瑜。

周瑜探手虚扶:“子柔不必客气,请起,请坐。”

“实在不曾想到都督亲至此处,一时吃惊过甚,失礼了。”冯熙依言落座,稍许迟疑了片刻,又道:“我此去灊山一事无成,恐怕吴侯会有责罚。都督此来,莫非是对我有什么指点?”

“子柔,且用些薄酒,去去寒气。”周瑜笑而不语,随即轻展袍袖,为冯熙倒了一盏淡酒。

酒自然是好酒,冯熙连声称谢。但他心中有事,饮酒也觉得没滋没味;连着几大口咽下,又把身躯侧向周瑜:“或者,都督对淮南的战事将有新的方略么?”

赤壁战后,东吴两处用兵,周瑜直接执掌的是荆襄一线战事;淮南方面的军政事务,近来都由吴侯亲自负责,由张昭、韩当等人为之辅弼。不过,以周瑜的身份地位,他若想要了解下其中的细节,进而提出建议,也无不可。

周瑜摇头道:“我主英武雄才,兼有宿将襄助;曹公兵力虽盛,无能为也。吾料曹公不日必将悻悻而返,这其间,并没有需要我多言的地方。此来,我只为了向子柔讨教……”他单手按着案几,俯身道:“子柔,可否说说你此在灊山中的经历?”

冯熙面色微变。

周瑜连忙宽慰:“淮南豪霸之流,皆粗鄙之人也,未有远略;纵以张仪苏秦的辩才,恐怕也难以引导,所以我绝无以此指摘子柔的意思。之所以想了解这些……”

他双手捧着酒盏,犹豫了一瞬,继续道:“唉,子柔想必知晓,我军新得江陵,固然势力大张,可是刘豫州表刘琦为荆州刺史以后,立即徇师荆南、括取四郡,其力量同样陡增。我常常担心以刘豫州的枭雄之姿,终不能屈居吴侯之下,由此也无法长久维系孙刘联盟。听说子柔此去灊山未有收获,也与刘豫州在其间插手争夺有关。所以,我想听听你的经历;此外,还想请教下,你对刘豫州的部下有什么观感……不瞒子柔,如此关注刘豫州的所行所求,实在是因为孙刘联盟维持不易,我须得好好盘算双方的立场。”

“刘豫州的所行所为,竟然使周都督都感到警惕了吗?”冯熙悚然吃惊。

周瑜立即反问:“子柔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