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翰道:“想是故意刁难。”</p>
宋道安道:“也是贫道学艺不精。第一题,他就问,时人说道,常言老庄之学。庄子与老子并列,可你们道教为何尊老子而贬庄子。”</p>
柴霏雪心道,这纥石烈子仁倒也狡猾,提的问题实是刁钻。而且此人问话颇见功力,他不说道家,而说你们道教贬庄扬老,确是贴切。</p>
道家自春秋末到战国初,先老子撰《道德经》,后有庄子,列子,渐成学派。而道教要到东汉顺帝之后,太平道、天师道等创立,才真正形成教派。两者血脉相连,却又不能混做一谈。常人言谈,两者往往界限模糊,但此处说话,却是特有所指。</p>
老子著书成圣后,其学说广为传播,逐渐形成完整的道家思想。其中有继承其批判与超越者,为老庄学派,形成最早。又有主张贵生重生者,为杨朱学派。有主张经世致用者,为黄老学派。此三者为最主流,此外又有关尹派、宋尹学派等等。</p>try{ggauto();} catch(ex){}
现如今,诞生于战国中期齐国稷下学宫的黄老学派,因尊崇黄帝、师法老子而得名,其契合诸侯王权治国安邦之需,因而逐渐占据主流。</p>
而老庄之说,经久不衰,流传却是最广,便是不懂道学之人,甚至村中老妪,也知老子与庄子诸般典故故事。</p>
在道家之中,庄子地位无可置疑。但在道教千百年延续之中,却是将老子高高抬起,对庄子却是长期漠视。老子为道祖,天神。庄子却直到唐玄宗天宝初时,方被诏封为南华真人,不过一个地仙。</p>
诸葛飞卿也是颇感兴趣,道:“道长如何回他?”</p>
宋道安道:“我先道道祖乃是神人,庄子不过一介凡躯。”</p>
李承翰道:“你们自己如此说,倒也无妨,但此节未必人人都认。老子年代久远,太史公作《史记》也说,‘老子,隐君子也’。其年岁出身,事迹多不可考。正因不知,世人自是想怎么说便怎么说。你们道教言他无世不出,三皇时,为万法天师,中三皇时为盘古先生,尧时为务成子,舜时为真行子,禹时为严寿子,汤时为锡则子。为了欺负佛教,甚至杜撰个老子化胡出来。庄子却要委屈多了,宋之蒙人,宋漆园为吏,破衣草鞋,穷困潦倒,曾向管河渠的官吏借米,以钓鱼打草鞋为生之人,书上都写的明明白白。”笑道:“又穷又酸,嘴巴还坏,藐视权贵,诸般底细白纸黑字,如此嘴毒的穷亲戚,被人嫌弃也是理所当然。”</p>
诸葛飞卿摇头道:“老子自不必说,连孔子也尊其为龙,道祖,太清道德天尊。庄子之论,自也博大精深。但其言论,却是消极虚无,叫人与世无争,有违道之本意。”</p>
宋道安道:“不错,我也如此说,庄子之说,有失偏驳,不入大道。那纥石烈子仁却道,那他为何还是南华真人。既也是神仙,岂是凡人。其道与贵教不符,却又为何能位列仙班?当真是自相矛盾。讥笑我两句,也不待我辩驳,当即下令,将一百军士斩首。”</p>
长叹一声,道:“我道法未精,笨嘴拙舌,又见上百宋军因我丧命,更是心神浮躁。他又问我阳神,我所答他也不以为意。”无奈道:“我全真以为阳神出窍,便可脱离凡躯,得道飞升。他却道,黄庭经、灵飞经皆说白日飞身,羽化成仙。你们如今又说,阳神冲举,肉体尸解,岂不又是自相矛盾。”</p>
顾敬亭等人都是摇头,佛道有无之辨,本就见仁见智,难尽相同。又都是说些虚无缥缈之事,人家有心与你辩驳,如何能有终解。而且道家流派众多,自己人也各持一论,确是授人以柄。</p>
宋道安也显沮丧,道:“我连输两场,害两百人送命,自己也有些信心动摇,心神不属。”</p>
顾敬亭道:“此乃那纥石烈子仁自造杀孽,道长已经尽力,毋需自责。”</p>
宋道安叹息道:“终究还是我学道不精,有负师尊教诲。纥石烈子仁又道,道长连错两题,这第三题若本将军再不满意,剩下这一百四十八人,光斩首可是不够。我心道,既是诡辩,大家各凭口才,前面两局我已品出些门道,你不讲理,我等也不讲理,此阵总之不能输了。眼下箭在弦上,岂有退缩之理。他看我汗流浃背,又道,道长今日运气不佳,这最后一题,我瞧不如就请这位道长来答吧。我寻思师弟聪慧,入门虽晚,机变口才却远胜于我,与此人诡辩,当在我之上,便即答允。谁知,哎……”说到此,连连摇头叹气。</p>
柴霏雪道:“他又出了什么古怪花样?”</p>
宋道安道:“我一念之差,却是害了师弟。他道,闻你道教多有神通,呼风唤雨,掌控雷霆,撒豆成兵。”</p>
听到“撒豆成兵”四字,燕长安等人都是皱眉。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围困东京,有军卒郭京,自称身怀道法,能施道门“六甲法”,撒豆成兵,钦宗及孙傅等人信之不疑,加官进爵,委以重任。结果便是开封城破,靖康之耻。此事于大宋,既荒谬,更是奇耻大辱。</p>
宋道安接道:“他又道,闻听你朝有紫阳真人张伯端,‘性命双修,先命后性’,据说能阳神出窍,千里之外,携琼花而返。你全真既修阳神,我现有家书一封,不知可劳烦道长送回我燕京家中?”</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