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群侠传

第六百二十一章 奇货玖(2 / 2)

蹴鞠向来不是男子专利,大唐风气开明,女子也开始登上球场。教司坊甚至培训有专门蹴鞠的“内人”,唐太宗和玄宗都甚是喜欢观看女子蹴鞠。唐时女子蹴鞠,又叫“滚弄”,不乏技艺高超之女子。唐五代后蜀花蕊夫人就性喜蹴鞠,据传技艺也是不凡。但唐时女子所玩,都是“白打”。</p>

古时蹴鞠分有球门和无球门。无球门便是“白打”,双方只比技巧,球不落地,看谁花样踢的更好。到宋朝,“白打”已是五花八门。从一人场到十人场都有。一人场便是由参加者逐一轮流表演,称为“井轮”。两人以上至十人分别称为两人场、转花枝、流星赶月、小出尖、大出尖、落花流水、八仙过海、踢花心和全场,各有规定的踢球路线。用上身触球称为上截解数,膝以上部位触球称为中截解数,用小腿和脚踢称为下截解数。踢法繁多,《蹴鞠谱》上说“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p>try{ggauto();} catch(ex){}

今日场中不多不少,恰是二十名女子,正是一个全场。列队完毕,却不开赛。齐云社的社长专程来到纥石烈光中席前,一番恭维,将一个皮球递上。</p>

宋时皮球的制作之精良,叫今人也是叹为观止。《蹴鞠谱》中说,皮球原料为“香皮十二”、“香包一套”、“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十二瓣皮球比唐代的八皮球更接近圆形,而且“密闭砌体拼接,无露线角”,即球壳表面缝好后不露一线,称为里缝法。球的重量也有一个标准,“正重十四两”。</p>

皮球可以充气,而且不是用嘴,已经有了“气瓶”。“打揎诀”中说:“打揎者,添气也。事虽易,而实难,不可太坚,坚则健色(足球的雅称)浮急,蹴之损力;不可太宽,宽则健色虚泛,蹴之不起;须用九分着气,乃为适中。“揎”是一种小型皮革鼓风机,最初用于冶炼。宋人甚至知道,球打气不能太满,太满的球跳得太快,踢得太猛而无法控制。也不应该太软,太软则踢之不起。最适合便是冲气九成。</p>

纥石烈光中接球在手,就在台上踢了两脚,一个“斜插花”,接一个“燕归巢”,又接一个“双肩背月”,赢得满堂喝彩。</p>

纥石烈光中也不炫耀,两三下踢过,一个“佛顶珠”将球顶起,随即一个“旱地拾鱼”,将球远远踢出,直落入场中。从两边队中出来一个女子,柳腰轻摇,已经到了球下,伸出小脚,那球正落在她脚面之上。轻轻一沉,将球卸了下来,稳稳当当摆在脚面之上,如同牢牢粘住了一般。</p>

一众看客都知道这一招“沉鱼落雁”实是不易,又爆出震天介一阵彩声。</p>

随即场上女子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颗皮球上下飞舞,如同蝴蝶一般,引得观众大呼小叫。</p>

这场上的女子都是艺伎出身,不但技艺高超,更是个个年轻貌美,举手投足,风情万种,场上观众喝彩声是一浪高过一浪。</p>

已经开赛,纥石烈光中身旁五张椅上却还是空空荡荡。郑挺偷眼瞥见,心中暗笑:“你纥石烈光中便又如何,还是有人不给你面子,留了位子,人家偏偏不来。”</p>

正酸溜溜胡思乱想,却见纥石烈光中面露喜色,迎下座来。从后面台阶处,上来五人,当先一人,年纪轻轻,面色苍白,一身青衫,看似寻常,细看却是裁剪的修短合度,方寸得宜,一看就是京城“天衣坊”的订制,身上不见什么夸张的配饰,只腰间挂了一方白玉,通透如水如云,走动之时,竟有流光跟随。更叫人惊奇的是,此人年纪不大,却是两鬓白发丝垂,衬着不苟言笑一张脸,更显冷若冰霜,拒人千里之外。</p>

不等郑挺惊讶,身后又跟上四人,竟都是四位国色天香的佳人。一人身着粉红宫装,娇白富贵;一人身着白色罗裙丝袄,如出水芙蓉;一人紫色大袖礼服,高贵脱俗;一人宝蓝宫衣,艳若桃李。衣衫固然华贵,四张面孔薄施粉黛,更是美的不食人间烟火,如同广寒宫中嫦娥现,瑶池仙女下了凡尘。四人一露面,看台之上,忽然鸦雀无声,人人瞪大双眼,眼珠在眼眶里飞转,却不知该落在哪一个身上。就连大报恩寺空雪禅师也扭头望了一眼。</p>

纥石烈光中迎上前去,与那年轻人把臂而行,四位美人目不斜视,行到中间坐下,对周围众人,看也未看一眼。</p>

郑挺一双眼也是瞪的老大,心道:“这位究竟是什么人!为何纥石烈光中如此客气,他身边那四个女子又是什么来头?这四个如此人才,放到大宋,也得是个贵妃娘娘啊!”目光最后才回到沈放身上,看了一眼,便是眉头一皱,心道,他这头发是染的么,如今的年轻人当真是标新立异。这要是我儿子,腿给他打断。</p>

注: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句话是苏格拉底的名言。</p>

注:十六国时代到北魏初期,即4-5世纪时,在雕塑及壁画上佛像的头部一般不表现头发的纹路,肉髻也是光滑如球状,俗称为磨光肉髻。而同期,也有刻画发纹的佛像,又分为束发形、水波纹形、涡卷形等等。隋唐之后,起源于印度中部马土腊地区的螺发成为主要佛法塑造形式,一直至今。福建晋江草庵寺,有我国目前唯一的摩尼光佛造像,却是披散的发式。草庵始于宋绍兴年间,摩尼像则是元时建祀。</p>

注:木椁地宫,椁是盛放棺木的宫室,棺外的套棺,以大木榫卯为一大套室,下有地盘,上有大盖。椁中分数格,正中放棺,两旁和上下围绕方格,称之为厢,用来安放随葬品。文中古墓格局,基本与商丘芒砀山梁孝王王后墓相近,但实际上的汉墓是没有这么大的。</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