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沙?</p>
“虽然量比较少,但确实存在,而且我们对被害人的鞋子进行了检查,并没有发现海沙残留的痕迹。”</p>
“所以这些海沙有可能是凶手带到现场的。”</p>
海沙……</p>
这个也是算一个线索。</p>
起码可以说明凶手似乎在海边活动过。</p>
但是仅仅凭一些海沙,根本不可能锁定凶手的身份或者是其他重要信息。</p>
“还有其他的发现吗?”</p>
陆川点点头,打开了投影仪。</p>
昨天晚上做微量物证分析和其他的一些检测,都是杨森和老白在做。</p>
而陆川一直根据从尸体皮肤上的刀痕,采集的数据进行一些计算分析。</p>
“大家看,这是我采集到的一些被害人皮肤上的刀痕切口。”</p>
“一方面大家看这些切口长短不一,深厚不同,有些地方还有破损。”</p>
“这说明对手并不是熟手作案,而是新手。”</p>
“而且大家看这些位置。”</p>
陆川给众人展示的是脖颈手腕和腿根部位的刀伤。</p>
“这些位置都是凶手剥皮的,起始下刀位置。”</p>
“其实下刀位置有一些搓痕和不规则的划伤。”</p>
“这应该是凶手在下刀的时候力道不足,和手抖而造成的。”</p>
“我认为从这些痕迹来看,凶手在对被害人实施伤害的时候,其本身也是比较害怕的。”</p>
众人都在静静地听陆川进行分析。</p>
虽然这些细节看似对破案没有帮助,但实际上通过这些细微的痕迹,可以推断出凶手当时的行动心理和行动行为。</p>
“所以我大胆的推测,这很有可能是凶手第1次杀人。”</p>
“但是对方第1次杀人的现场处理,却非常到位。”</p>
“凶手心思细腻,非常谨慎,在现场没有留下脚印,指纹,毛发,皮屑,甚至就连自己开车的轮胎印都知道要清除掉。”</p>
“所以我猜测,对方年纪不大,但是受过系统良好教育,学历不低。”</p>
其实陆川还有一些话没有说,结合犯罪心理学,对方应该大概率是个外向的人。</p>
甚至陆川猜测,这个人和被害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冲突。</p>
凶手对被害人下手,很有可能有其他特殊原因。</p>
似乎给陆川的感觉就是对方杀人,很有可能是就是为了引起警方的重视。</p>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被胁迫之类的。</p>
当然这些只是陆川的猜测,并没有什么依据,所以他在汇报的时候并没有说出来。</p>
“最后根据这些刀痕的角度用力的情况,我大概做了一些数据模型的分析。”</p>
应用数学模型做一些现场勘察的结论,是陆川的强项。</p>
“凶手身高在1米75到1米8之间,大概率是青年男性。”</p>
陆川做出这个判断是有比较强的依据的。</p>
身高自然不必说,陆川是根据被害人的身高和伤口的切痕角度计算出来的。</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