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看这奏疏,议一议吧。”</p>
内阁值房里,张居正把手里的一份奏疏递到魏广德面前,嘴里说道。</p>
魏广德接过来一看,也不奇怪了,只是快速浏览一遍,转手就交到吕调阳手中。</p>
等吕调阳看奏疏的时候,魏广德才转头对张居正说道:‘叔大兄,上次的事儿,陆尚书还记恨在心里,没有消气?’</p>
“哎,实不相瞒,我都托他弟带话,想用入阁来请他暂时压下不满,结果你也看到了。”</p>
张居正双手一摊说道:“他的乞休奏疏上午还是递到我这里,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p>
“再劝劝吧,现在朝中,还真难找到比他更加适合礼部尚书的人了。”</p>
魏广德叹气道,随即又压低声音说道:“叔大兄,这份奏疏你可想好了,递上去,上下还不知道有多少非议。”</p>
“善贷,你应该知道当今大明的局势,若不尽心一番改动,怕是撑不了多久了。”</p>
张居正迎着魏广德的目光小声说道:“此番,我决心已定,先从吏治着手,建立完备的秩序,顺便把之前的积欠催收上来,解决朝廷当下的财政困境。”</p>
“三思的话我就不再说了。”</p>
魏广德只是低声说了句,随后冲张居正拱拱手,意思自然是让他自己保重。</p>
“首辅大人,此奏疏把六科监督之权赋与阁臣,似乎有些不妥啊。”</p>
吕调阳此事已经看完奏疏,直接开口表达字的意见。</p>
张居正拿出的这份奏疏,正是之前他给魏广德参详的,由魏广德命名的《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p>
做为张居正改革的第一步,他也是非常谨慎,不仅自己殚精竭虑,反复权衡其中利弊,也和魏广德私下里两次商议。</p>
其实,之前魏广德就对此有过担心。</p>
众所周知,六科是皇帝手中的剑,所以被赋予了和都察院一样的权利,制度建立以来一直都只受皇帝监督。</p>
可是在张居正的改革中,为了保证考成法完善,对朝廷各级官衙都做出了安排,六科对六部等衙门的工作进行考成,而内阁则对六科实施监督,实际上是抢夺了皇帝的权利。</p>
虽然内阁阁臣不能直接任免六科官员,但是却可以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实际上等于扼住他们的仕途,直接控制了六科。</p>
吕调阳正是看到这段,提出自己的异议。</p>
“阁臣若是不能考核六科,难道要陛下亲自考核吗?”</p>
张居正只是淡淡反问道。</p>
六科作为朝廷所有衙门里一个特殊的存在,此时地位就凸显出来,他的超然让他距离皇帝最近,是历代大明皇帝控制朝堂的一把剑。</p>
“次辅大人,你认为这条也没问题吗?”</p>
吕调阳看出张居正已经有了决定,知道怕是很难说服他,于是转头看向魏广德。</p>
他也看出来了,之前两人怕是讨论过此奏疏,所以魏广德才显得那么风趣幽默。</p>
“我哪里会不提,不过首辅大人”</p>
魏广德说道这里,只是看了眼张居正,就见他只是轻轻摇头,也就不再说下去了。</p>
“此法虽好,可就是这六科之事,我不敢苟同。”</p>
吕调阳想想还是开口说道。</p>
“无妨,此奏疏票拟就由和卿来作吧,交由宫中圣裁就是。”</p>
张居正似是早有心理准备,淡淡开口说道。</p>
吕调阳手里还拿着那份奏疏,听到张居正的话,嘴巴张了张,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p>
他拿着奏疏就走到了张居正书案前,借用此间纸笔开始票拟,就在此时,门外有中书进屋,对着张居正和魏广德施礼后说道:“兵部谭纶谭尚书求见。”</p>
张居正只是微微皱眉,随即开口道:“请他进来。”</p>
说实话,阁臣最不喜欢见的就是兵部尚书,因为小事儿一般只是传递公文,只有出大事儿,兵部尚书才会直接找到内阁来。</p>
魏广德此时和张居正差不多的心情,心里也在寻思着,难道哪里又有了变故不成。</p>
片刻后,谭纶就迈步进了值房,几人相互施礼后才说起今日之事。</p>
“这是汪道昆从辽东发回来的塘报,兹事体大,我觉得还是先交到内阁来议一议为好。”</p>
说起正事儿,谭纶丝毫不拖泥带水,直接从宽袖中拿出一份塘报递到张居正面前。</p>
“辽东?”</p>
听到是辽东事儿,魏广德不由得须弥起眼睛。</p>
几十年后,正是辽东之外的女真崛起,最终覆灭了大明,统一了天下,所以魏广德对此还是非常上心的。</p>
张居正看塘报的时间很长,似乎是边看边在推敲。</p>
魏广德几次看向谭纶,希望从他口中知道塘报内容,但谭纶都只是摇头不语。</p>
又是好一会儿,吕调阳那边票拟好递给魏广德。</p>
魏广德接过来看了眼,就微微点头。</p>
吕调阳的票拟也算中肯,对考成法有赞扬,也有对其中几处认为有待商榷,但确实想不到更好的法子,建议姑且试行,再做调整。</p>
其实,这票拟也算是支持考成法的推行,只是提出几个需要在后续完善的地方。</p>
等张居正那边看完,把奏疏交到魏广德手里,他急不可耐的就翻看起来。</p>
快速浏览了整篇塘报后,魏广德一边重新翻看,一边在头脑里思索宽甸的位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