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915圣旨到(1 / 2)

“朕嗣祖宗大统.今方六年偶得此.疾遽不能起.有负先皇付托东宫幼小朕今付之卿等三臣,宜协心辅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图卿等功在社稷万世不泯。”</p>

隆庆皇帝断断续续又对高拱等三人一阵嘱托,这其实已经是在对他们说遗言了。</p>

高拱、张居正和高仪这一刻终于还是崩不住了,纷纷伏地痛哭起来。</p>

要说对隆庆皇帝的感情,自然是高拱和皇帝最深,毕竟一起风雨同舟十多年,还是隆庆皇帝作为裕王最飘摇的时期。</p>

而张居正和高仪自然都没有高拱深,这会儿高拱已经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完全没有了大明首辅的颜面。</p>

在三人痛哭的时候,陈皇后也忍不住“嘤嘤”抽泣起来,毕竟是自己的男人要死了。</p>

虽然曾经对他有千般恨,可是在这一刻,她也忍不住为他掉下眼泪。</p>

屋里人都如此反应,敏感的冯保也立即抬手用袖子擦着眼角,反正这个时候不能再安静的肃立在一旁,也得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伤痛来就对了。</p>

隆庆皇帝似乎已经没有力气阻止他们的哭泣,而是继续说道:</p>

“遗诏与皇太子.朕不豫,皇帝你做一应礼仪自有该部.题请而行。你要依辅臣并司礼监辅导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荒怠.保守帝业。”</p>

这话,自然是隆庆皇帝对着陈皇后说的,要她之后转告太子朱翊钧。</p>

“臣妾领旨,呜呜呜.”</p>

陈皇后答应一声,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p>

到此,隆庆皇帝终于算是把自己的身后事安排妥当。</p>

“去去吧,做该做的.事儿,朕和.皇后还有话说”</p>

这个时候,隆庆皇帝说话的力气又弱了三分,无力的挥挥手说道。</p>

擦干眼泪,高拱和张居正、高仪起身,这才缓缓走出乾清宫殿门。</p>

而在他们出来的时候,殿外依旧站满了人,不过都已经换成了宫里的红袍太监,有孟冲、张宏、陈洪等人。</p>

在他们三人走出大殿后,众人的目光都殷切的看着他们。</p>

适才殿里忽然传出恸哭声,殿外就已经是一片骚动。</p>

都是宫里人,自然知道代表着什么,所以都是一阵紧张,但是并没有看到冯保出来宣布皇帝大行,所以没人敢这个时候往里闯,只能焦急的呆在外面。</p>

看着三位阁老出来,孟冲等人不由得都松了口气,知道皇帝暂时还没事儿。</p>

只能是暂时,皇帝已经召集了太子和皇后,还有阁臣,其实已经代表着不祥。</p>

“叔大,派人催潘晟和朱衡,立刻进宫议事,不得延误。”</p>

没有理会其他人,高拱只是看了眼陈洪,没说话。</p>

隆庆皇帝已经把太子的事儿安排好了,他选择了冯保保护太子。</p>

而现在,内阁需要紧急筹备的,就是隆庆皇帝的丧事,看来已经刻不容缓。</p>

“是。”</p>

张居正答应一声,这时候也没那么多礼节,他直接快步超过高拱向乾清宫宫门外走去。</p>

随着冯保跟着走出殿门,手里还拿着一卷明晃晃的圣旨。</p>

他站在高拱一侧,招招手,几个一旁的太监马上聚了过去。</p>

冯保对其中一个人快速吩咐道:“马上去都督府,把旨意交给成国公朱希忠。”</p>

等那人快速跑开后,冯保对其他几人又是一阵耳语,随后几人就撒腿想宫门方向跑去。</p>

内阁,高拱值房,礼部尚书潘晟和工部尚书朱衡紧赶慢赶到达这里,进门就看见三位阁老已经端坐屋里,不等行礼高拱已经焦急的询问朱衡道:“陛下陵寝工程如何.”</p>

朱衡没想到这么紧急把自己找来,高拱问出的第一句话居然是问隆庆皇帝的陵寝工程,稍微一愣神的功夫,耳中忽然就听到一阵钟声响起。</p>

朱衡已经没心答话,而是张大嘴巴,不敢置信的回头看向屋外,那是乾清宫的方向。</p>

与此同时,先前还端坐笔直的高拱身形瞬间瘫软,一下子靠在椅背上,双眼无神看着门外。</p>

如同六年前一般无二,宫中敲响大钟,九九八十一响后,整个京城的寺庙道观的钟声就再没停过。</p>

这可是三万杵。</p>

翌日,京城百官齐聚承天门外排班候立,张居正代表内阁颁布隆庆皇帝遗诏。</p>

“朕以凉德,缵奉丕图君主万方于兹六载,夙夜兢兢,图惟化理,惟恐有孤先帝付托。乃今遘疾弥笃,殆不能兴,夫生之有死,如画之有夜,自古圣贤,其孰能免,惟是维体得人,神器有主,朕即弃世亦复何憾!</p>

皇太子明仁孝,令德天成,宜嗣皇帝位,其恪守祖宗成宪,讲学亲贤节用爱人,以绵宗社无强之祚,内外文武群臣协心辅佐,共保灵长,斯朕志毕矣。其丧礼悉遵先帝遗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毋禁音乐嫁娶。</p>

宗室亲王藩屏是寄,不可离本国。各处镇守巡抚总兵等官及都布按三司官员,严固封疆,安抚军民,不许擅职守,闻丧之日正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进香遣官代行。广东东西四川云南贵州及各布政司七品以下衙门,俱免进香。</p>

诏谕中外咸使闻之。”</p>

隆庆皇帝死了,这个被许多人认为宽仁大度,勤俭爱民,留心边陲之事,处理都恰到好处,可以称之为明主的人死了。</p>

实际上,隆庆开海的成绩并没有后世传颂那么厉害。</p>

虽然他撕开了大明禁海的一道缝隙,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被限制的很严格,大明的海禁依旧没有被完全打开。</p>

大明的海贸,因为对出海船只的建造和运营实行总量控制,巨大的海贸交易依旧是以海商走私的形式存在。</p>

而在隆庆皇帝登基以后,朝堂上就一直争斗不断,远没有嘉靖朝时期朝堂稳定,而这也延续到万历朝乃至之后的天启和崇祯时期。</p>

数日后,太子朱翊钧,也在陈皇后和李贵妃左右护持下,走进了代表大明最高皇权的皇极殿,坐上高高在上的皇帝御座。</p>

“哗哗哗”</p>

一条驿船撑着风帆,桨叶不断前后划水,快速靠向崩山堡外小码头。</p>

“你慢点,要撞上码头了,慢点。”</p>

码头上值守的军卒看到驿船快速靠过来,急的站在岸边跳脚大喊道。</p>

驿船临近码头前不到一丈的距离,船桨开始反向划水,这才堪堪止住船只砸向码头。</p>

船工们这个时候都不由自主抹了一把冷汗,他们也是被船上几个太监、锦衣卫逼的没办法,才会行此险招靠岸。</p>try{ggauto();} catch(ex){}

实在是上官催促的太急了。</p>

不等船工抛下缆绳让岸上军卒系牢,船头一直站着的太监就已经扯着公鸭嗓大声招呼着船工把船上的踏板搭上岸,他要下船。</p>

崩山堡的军卒也听到了那嗓音,先是奇怪,等看清那人的穿戴后都吓了一跳。</p>

皇宫里的太监。</p>

再看看太监身旁的几个人,两个飞鱼服,腰间还挎短刀,身后其他几人也都是没见过的蓝色甲衣,哪还能不明白来人的身份。</p>

这就是能止小儿夜啼的锦衣卫,官老爷见了都怕的人。</p>

瞬间,系缆绳的军卒动作就加快了三分,其他人要都上来帮着搭好踏板,那太监带着一队锦衣卫就风风火火的下了驿船。</p>

“魏阁老是不是在堡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