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见到未来,即便是斯大林同志都不行,更不要说马林科夫与贝利亚两人了,但有一点特殊的是,年轻的维克托可以做到这一点,他可以预见到未来。不,准确的说,他并不是能够预见到未来,而是这个世界所谓的未来,是他曾经了解过的,他不需要预见未来,因为他本身就来自未来。
正因为这一点,所以维克托对联盟在火箭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不会有任何怀疑,他甚至认为联盟勒紧裤腰带,在这个项目上投入的多么大,从长远的角度来讲,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项技术能够为联盟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领先,还包括了经济方面的效益。
但在如今的联盟,与维克托持有同样观点的人总归是少数,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因为火箭技术研发上的海量投入,已经令很多军方将领感觉不满了,就像有一位将军所抱怨的那样:火箭设计师们给一个火箭里就加入四吨的酒精,如果把这些酒精给他的士兵,那他的部队就能拿下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城市,而那个加了四吨酒精的火箭,却连那个城市都打不到。
说到底,如今的火箭技术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像是核试爆成功之前的核武器一样,人们都想象不出那种大号雪茄般的铁管子,要怎么跨越数百上千公里的距离,飞到某处去击中某个人,对人们来说,那不是军事技术,而是一种魔法。
当然,对于维克托来说,了解未来是一回事,会不会在自己了解的范围内介入更多,则是另一回事了。最关键的一点是,如今的维克托在联盟的核心权力层内,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但他所掌握的话语权还是太少,即便是他开了口,提出了建议,也不一定会受到重视,总体来说,他依旧需要追随斯大林同志的思路,哪怕有些事情斯大林同志的观点不一定正确。
实事求是的讲,维克托还是比较理智的,他没想过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就对这个世界作出多么大的转变,那根本就不现实,在他的认知中,要想引领历史车轮行进方向的人,其实和试图挡在历史车轮前面的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两者都是自寻死路。
不说别的,如果维克托就想着依靠自己先知先觉的优势,使用各种手段改变历史进程的话,那他只需要简单的下达一个命令,就可以将那个还在布达佩斯和泥巴的法西斯小崽子干掉,如此一来,未来的世界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民主基金会”,至少会比维克托的前世太平许多。
没有在火箭项目的投入上多说什么,维克托重新将视线投回到地图上,他盯着法罗群岛所在位置的看了一会儿,说道:“对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同志的立场,我能够赞同的地方并不多,但至少在针对波罗的海安全战略的问题上,我是认可他的看法的,当然,这份认可也只是一部分。”
所谓的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就是指的李维诺夫同志。
“在我看来,联盟必须向英美一方明确表明态度,”扭过头,维克托看着马林科夫同志,接着说道,“波罗的海之于联盟,就如同地中海之于英国,墨西哥湾之于美国,在这一区域,联盟必须保证战略上的绝对优势,在这一点上,莫斯科不会做出任何让步。”
“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同志认为,我们不能放弃在波罗的海区域内的优势,至少要保障联盟红海军自由进出波罗的海的权力,”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给马林科夫和贝利亚一人分了一支,维克托说道,“他的态度是,我们需要尽量保证基尔运河的国际化,如果这一点无法实现,则要保障将丹麦和挪威,纳入我们的联盟防御体系。而我的意见,是联盟在基尔运河国际化的问题上,绝对不应该做出任何形式的让步,英美一方要嘛将基尔运河纳入国际化的范畴,要嘛就必须将日德兰半岛交由联盟代管。”
语气顿了顿,他又用手在地图上指了指,说道:“另外,在博恩霍尔姆两个岛的问题上,我们同样可以用国际化的要求来构建安全体系,丹麦人也好,挪威人也罢,他们可以选择与我们共同构建波罗的海的防御体系,也可以将这两个岛租给联盟,由我们来保障他们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安全。”
毫无疑问,相比起李维诺夫同志的建议,维克托的想法更加的激进,也更加的强硬,在立场上,他与莫洛托夫等人的观点倒是非常贴合,但问题是
马林科夫同志皱了皱眉头,他并不负责外事工作,但作为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关的外事问题,他也不是没有权利过问的,尽管就个人立场而言,马林科夫同志也不认为苏美、苏英之间的关系,能够继续维持在战争期间的那种状态,但他同样也不支持联盟与英美之间展开直接的对抗,尤其是在英美的态度尚未明确的情况下。